马云变更法人,马云变更法人了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云变更法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马云变更法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支付宝是马云的?支付宝是马云的吗?

不是,支付宝是马云控制的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产品,只能算是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集团的,不能说是国家的。其创建者是马云,合作集团是阿里巴巴。不过支付宝现在不是马云的,法人己变更可查。但是马云此前说过这么一句话,,“支付宝是国家的,如果国家需要,随时双手奉上。”

马云变更法人,马云变更法人了吗

支付宝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前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在2004年12月创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目前,支付宝实名用户超过3亿,在电商支付、移动支付、航空支付等多个领域占有优势。

马云为什么不是支付宝的法人了?

首先感谢邀请。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布局基本完成了!把权利和责任下放给更有能力的年轻人是对支付宝的负责。他每天也有很多事要做,不可能面面俱到,以后只要引导好阿里的方向就好了,具体的还是交给年轻人,因为马云说过,未来是年轻人的未来!


马云去年辞去阿里董事长的职务,后面刘强东等大佬相继卸任,退居幕后,这是为什么?

其实不只是马云和刘强东,在今年4月10日的时候任正非也宣布卸任上海华为科技公司董事的职位。这么多行业大佬们在最近两年纷纷选择卸任,原因其实各不相同。

一、马云卸任早有计划。

马云其实年龄并不算大,去年卸任的时候只有55岁,这个年龄算是企业家中比较年轻的一个,突然把阿里巴巴一大摊子交给张勇,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对于他来说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公司,已经不需要他再为公司东奔西走,那么趁着壮年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肯定更有意义。要知道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是一个英语教师,卸任后自然可以去做教育相关以及慈善事业,这才是最让马云开心的事。况且马云还是阿里巴巴的终身合伙人,拥有着阿里巴巴旗下多家公司的大量股权,他退位只是一个形式,但是对阿里巴巴依旧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二、刘强东卸任非常匆忙。

其实刘强东很早就发现他在京东的影响力太大,基本上京东就是他的一言堂,这对公司发展来说并不算一件好事,于是早早有了移交出部分权利的想法,而美国桃色事件加快了这个进程。

在那次事件中由于刘强东的个人形象受到影响,京东的股价也应声大跌3%,这才让刘强东下定决心移交权利。卸任后刘强东的权利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他在外界眼中已经和京东有了界限;虽然整体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但是也成功把自己对京东的负面效果降到了最低。


三、任正非卸任可能是年纪太大。

虽说任老一直是华为顶梁柱般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认已经76岁高龄的任老确实精力不足,自然不可能处理太多的事宜,那么卸任一些子公司的职务也算是理所应当。

不过最近几年一直算是华为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任老肯定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全面卸任所有职务。可以说任老现在已经不需要处理太多事务,只需要坐稳公司“定海神针”的位置;只要任老一天在华为,那么总是感觉华为肯定会屹立不倒,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三位大佬卸任的原因其实都不尽相同,但是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卸任意味着新老权利的更迭,可以给企业注入更多的年轻的血液,这对企业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对于一些行业巨头,卸任更多的是只是个形式,毕竟大佬们对公司的影响力和位置没有太大关系。

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人物却不再是当年的人物?

对于最近马云、刘强东乃至任正非卸任公司相关职位一事,可以说是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今天我再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为什么马云卸任阿里职务?

马云虽然现在不在阿里巴巴担任职务了,但马云还是阿里巴巴的终身合伙人,有这个光环就足够了。

去年的时候,马云退休,网络上就开始各种阴谋论,说马云不退休会怎么怎么的,这个问题我们不去讨论!

从本质出发,马云退休实际上是为了阿里的传承,因为阿里要存活102年,一家公司靠的是制度,而不是人治!马云从阿里退休,就类似当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辞职一般!

刘强东为何卸任京东法人?

我认为,刘强东卸任京东法人,应该是为京东回归港股上市做准备!去年阿里巴巴回来了,京东肯定也会回来。既然要回来,那么京东必须讲出新的故事,这样对资本市场才更有吸引力!

至于那些说刘强东被边缘化了的说法,更是扯淡!刘强东依然是京东最大的个人股东,且刘强东的投票权最多,京东还是刘强东说了算!

至于像任正非卸任华为的相关职务,这个就更好说了,因为任正非先生都已经75岁了。如果说不是因为华为和美国的技术战,任正非早就过上退休生活了。

所以啊,老铁们,不要想象力太丰富了,没有那么多阴谋论可讲!

最近一段时间,京东正在上演“去刘强东化”。进入2020年以来,刘强东多次卸任高管的职位,逐渐淡化自己在京东的个人色彩。4月2日刘强东又卸任了京东法人代表、执行董事以及总经理职务。这一公司可以说是京东商城的运营主体,也占据了京东集团大半的收入。

其实不只是马云和刘强东,在今年4月10日的时候任正非也宣布卸任上海华为科技公司董事的职位。这么多行业大佬们在最近两年纷纷选择卸任,原因其实各不相同。

马云自不必说。早在2013年,马云就宣布将辞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职位;2019年9月10日,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与马云卸任同时进行的,是其在职务关系上与阿里巴巴的“切割”。主席之外,他还在名下企业工商登记信息上进行了频繁的变更,此前,马云曾在几十家公司担任法人或董事、高管,经过频繁卸任,目前,企查查数据显示,马云担任法定代表人或高管的企业有17家。

无巧不成书,刘强东近来也在频繁卸任旗下公司重要职位,与马云的高调不同的是,刘强东的“淡出”显得悄无声息,但市场对京东、刘强东的高关注度又让其无法悄无声息。万联网此前有过相关报道。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马云的卸任是因其退休计划导致,王卫抽身子公司是为了减少对具体公司业务的涉足,聚焦母公司层面重大策略、重大项目等工作的一步,而与刘强东的频频卸任密不可分的,则是2018年那场轰动一时的“性侵门”事件,出于消除企业高管负面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刘强东可能“不得不淡出”。

在三联生活周刊于2020年4月10日发布的《刘强东为何激流勇退?》一文报道的微博评论下,数千条评论均直指刘强东“性侵门”事件。

该报道称,对于京东的“去刘强东化”,美国资本市场给予了欢迎,在近期美国股市暴跌的背景下,京东的股价表现非常强势,基本上没有受到美股暴跌的影响,2020年的股价涨幅接近20%;对于还不到50岁、梦想将京东打造成全球最大电商的刘强东,现在断言将就此退出京东可能还为时过早;如果美国的官司尘埃落定,将来有合适的时机,不排除刘强东还有重出江湖的可能。

穿透高管卸任背后,阿里的合伙人制度让马云卸任后,菜鸟等的方向并未有太大变化;与之不同的是,京东、顺丰的创始人基因在企业文化中所占比重不容忽视,退居幕后是否会让企业战略方向发生巨变?答案是否定的。

从物流方面看,细究近来的行业趋势不难发现,物流行业科技化、供应链化、金融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各方在具体布局上的侧重点和方法。

目前,阿里、京东、顺丰所打造的三足鼎立物流王国已趋于稳定——阿里菜鸟物流的背后是“四通一达”,如果4月初外媒报道的阿里计划收购韵达至少10%股份的消息属实的话,阿里的快递版图将覆盖得更广。京东物流与顺丰的竞争相较之下更为直白,刘强东的“未来快递在经过激烈竞争之后,就只会剩下顺丰和京东物流”的豪言似乎仍在眼前,顺丰、京东物流等头部物流企业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中小物流企业艰难求生,破产、倒闭潮不断,马太效应在物流这波激烈浪潮中尤为凸显。

京东集团3月2日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净收入达到5769亿元人民币。来自于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也从2017年、2018年的16.8%、27.0%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35.5%,拉动了整个京东集团的稳定增长,2019年也是京东物流成立12年以来首次盈利。

截至2019年底,京东物流外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40%,开放战略和技术驱动带来的效能持续释放;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在全国共运营了70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库总面积约1690万平方米。仓库、自营中心是京东物流布局的重点之一。

菜鸟驿站3月19日宣布,推出就业扶持专项计划,将在全国100多座城市开放3万站点入驻,该布局速度远超顺丰、京东;再以韵达为例,韵达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6.24亿元 ,比去年同期的相比增长149.89%,韵达方面表示,主要受益原因之一是公司从2019年1月1日起在公司全网范围内对现行快递服务中有关派件服务业务模式进行调整,即公司向加盟商提供的快递服务内容增加派件服务,与之对应,公司快递服务收入增加派费收入项目,也就是说,加盟商所带来的效益占据了重要位置。

此外还应注意到,随着行业对电商市场的争夺,快递服务单票收入正不断降低,韵达2月快递服务指标显示,快递单票收入3.02元,同比减少15.17%;圆通单票收入2.77元,同比下降17.66%;申通单票收入为2.97元,同比下降16.57%。新一波行业价格战已蓄势待发。

竞争背后,协同合作、推动中国物流的发展,是不变的初心;受益的是物流人,也是无数国人。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云变更法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云变更法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变更法人的公司,变更法人的公司章程修正案
上一篇 2024-10-18 03:15:07
防止公司变更法人,防止公司变更法人的措施
下一篇 2024-10-18 06:23: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