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区别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股东加法人代表什么?

股东就是这个公司的出资人。是最终公司权益的获得者,拥有者。法人代表是对公司付全部责任的,或者有限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是指公司,代表是指对公司负全部责任的一个人或某个人。股东加法人。代表他既是出资人又是这个公司的最终获益者和承担全部责任的个人。

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区别

合资公司法人和股东的不同?

法人是企业的负责人,股东只是公司的资金投入者。而一般的公司的法人都是由董事长(即股份持有最多的人)来担任的。法人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力,而股东只是投资者,享有收益等权利。在跟其他公司签合同时,只有企业法人签字才有效。

公司更换法人后,原法人为什么直接变成了股东?

公司在其经营过程中会面临着其法人变更的问题,如果法人在之前的经营决策或其他代表公司行为中出了差错,需要承担责任,而此时公司法人发生了变化,法律责任该如何承担呢?法人代表简单来说就是,其在职权范围内代表公司对外从事经营活动,因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公司。也就是说,法人代表在职权范围内,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行为就是公司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是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处罚。所以,要分而论之。公司法人变更了,其之前从事的公司职权范围内的行为直接由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就不能再追究该“前”法人代表的责任。

若是严重危害公司利益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则由其自身承担相应责任。

公司法人股东变更后原法人担责吗?

公司法人是代表公司对外行使权利,法人在合同上的签字代表着公司的意思表示,除非公司章程明确禁止法人从事什么行为,法人的决定代表着公司的决定,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由公司承担。

公司更换法人后,原法人不在代表公司,这时候原法人以公司名义签订的合同对公司无效,公司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公司的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公司,法人公司退出公司后,代表着法人公司已经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不需要对之前的债权债务承担责任。

如果法人公司退出时未足额缴纳股本,仍需在未缴纳范围内承担责任。

自然人和法人作为股东,有什么区别?

基本上有5个区别。

一、 企业类型的区别

我国公司类型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人和法人股东区别在企业类型细分中有更多体现。

以有限责任公司举例:

如果有限公司股东全部为自然人(暂不考虑涉及外商的自然人情况),有限责任公司后加注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若股东中包含自然人和法人,则加注其他有限责任;纯法人股东的,可能后边加注法人控股;若以国有资本为主,则可能加注国有控股。

这是一人独资。

这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投资。

这是自然人和企业法人投资。

二、 企业性质

这个在统计等其他部门进行填表或报送数据的时候会出现企业的性质,一般的有国有、集体、联营、合资、外商独资、私营企业等诸多选择项。

三、 股东背景的区别

企业介绍的时候,一般会介绍股东背景。

受众者一般青睐国有、外资、大企业股东背景,当然自然人投资的,比如几个马老师投资的,可能垂青有加了,无论青睐还是垂青,无他,有钱而已。

另外,在公司资本运作公开上市的时候,某会会对股东进行穿透,一直穿透到底。穿透到最终的投资人,或者是自然人,或者是国资委。

四、 再投资的区别

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仅一个自然人股东,公司法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成立一个一人有限公司。普通有限公司,股东可成立多个有限公司。

另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年报时需要进行审计,提供审计报告。而普通有限责任公司若无政府部门或行业要求,一般不用。

五、 企业分红的区别

自然人股东取得的投资企业的股息或分红,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被投资企业扣缴其20%的个人所得税。

法人股东取得的股息、分红等投资收益,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关于股东分红区别的其他内容,参考头条朋友《税收视点》的回答即可。

欢迎补充!

考虑用自然人作为股东,还是法人/企业作为股东,一般是基于两个因素,税收和经营风险。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公司内部发展股权设计的考虑。

1. 税收上的考虑:

税收上有比较大影响的,是分红。分红给自然人,按照股息红利所得,交20%的个人所得税。分配给满足条件的居民企业,为了避免重复征税,是免税的。因此,对于需要再投资的情形,往往会设置投资公司,这样税后利润可以再进行投资,而不需要缴纳20%的所得税。

2. 经营风险上的考虑:

对于不同的组织类型,其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比如对于有限公司来说,一般情况下股东是承担有限责任,而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来说,投资人/普通合伙人承担的就是无限责任。那么,为了降低个人的风险,有时候就需要考虑运用法人的有限责任。

比如,为了保持控制权,某投资人需要作为C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当作为C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时,自然人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如果由有限公司A来作为普通合伙人,那么自然人就将个人风险变为了有限。同时,C企业还可以作为持股平台进行投资,将有限合伙人的控制权进行锁定。

当然,在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控制权设置、税收和风险,而不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

主要区别体现在税收上。

以自然人身份入股,取得的分红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而以法人股东身份投资于目标企业,取得的分红免交企业所得税。

比如:某公司股东全部为自然人,假设该公司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无纳税调整事项,则该公司须缴纳企业所得税250万元,税后净利润为750万元。假设这750万元全部分给股东,则在分红时,还需要由公司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150万元(750×20%),股东实际得到的分红只有600万元(750-150)。假如该公司股东全部为法人,则股东可以得到分红750万元,与全部为自然股东相比,多了150万元。

这个例子说明,股东身份不同,在目标公司净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股东最终得到的风声并不一样。

这个例子同样说明,在公司注册成立之前,是以自然人身份投资,还是以法人身份投资需要提前筹划,我们一般建议以法人股东身份投资。

如果已经以自然人身份投资,现在怎么处理?不少企业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般建议通过股权稀释的方式来解决,即:被投资企业增加注册资本,原自然股东投资金额不变,新增加的注册资本全部由法人股东认缴,这样原自然人持股比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红环节个人所得税问题。

1、含义上的区别

法人股东亦称单位股东,是指以公司或集团(机构)名义占有其他企业股份的股东。

自然人股东是具有公民身份的个人投资者,在他进行公司的投资以后通过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注册,进行公司股权登记,就成为自然人股东。自然人是基于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股东是股份制企业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

2、性质上的区别

法人股东的性质是一个组织,是作为抽象的依法拟制的实体。其权利义务的行使承担,需通过具体人的行为来完成,方式为派出股东代表,凭授权委托手续代表其完成,后果由组织承担。

自然人股东的性质为—个具体的人。个人享有并直接行使股东权利并承担义务,如参加股东会、查阅财务会计资料、领取股红等。

3、主体资格上的区别

法人股东的主体资格是一般依法设立的各类企业法人,均有对公司投资,成为公司的股东,而没有专门的限制。企业法人对公司出资成为公司股东的前提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该企业法人必须依法存续。

自然人股东的主体资格是在自然人进行公司的投资以后,通过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注册,进行公司股权登记,就能成为公司的自然人股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股东为法人和法人代表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村长是法人还是法人代表,村长是法人还是法人代表呢
上一篇 2025-02-27 07:35:07
代表与法人代表的区别,代表与法人代表的区别是什么
下一篇 2025-02-27 09:43: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