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司法人评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公司法人评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皇上的奏折到底是如何批阅的?
所谓奏折,就是古代各级官吏上报皇帝的公文,按现在的说法,一般叫上行文,也就是只用于下级向上级的请示、报告、申请一类的。当然,古代的奏折与如今的公文也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在文种方面,现代政府公文只用于公事,且主要是法人单位之间往来,一般不针对个人。但古代不一样,也有用于皇帝个人的,如请安折,也就是向皇帝问好。
由于皇帝很多都是大权独揽,所以权欲越大的皇帝,工作量也越大,因为什么文件都得自已看。没有纸张的年代,用竹简写字,秦始皇每天都得看120斤以上的竹简。而雍正皇帝每天工作都下半夜,只睡四个小时,工作量可想而知。
面对林林总总的奏折,皇帝要想完全认真看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大臣特别是不常见到皇帝的地方官员,报告一件破事都要废话几千字。朱元璋的时候,有个叫茹太素写了一个评议朝政的奏折,老朱看了上万字还没有看到想看的内容,气得把茹太素抓起来打屁股。
所以皇帝批奏折时,一般的事情报告,只扫一眼看个大意,如果没有什么影响的或涉及重大问题,迅速批个类似“已阅”的批红,就算了事了。
有的是请示性的公文,但又属于一般性政务的,皇帝在了解文中内容后,批给宰相或各个部门执行。这个也不太难,基本上是按步就班,有成例或规定,好比县长批给分管的副县长一样。
如果是军政大事,比如说大军出征、保卫国家、赈灾大事等,需要认真阅读和思考,必要时召集大臣了解情况,再予以回复。有的东西皇帝也拿不定主义,那就要召开御前会议,认真讨论和决策了。这是最复杂的,当然也有皇帝或独断专行,或者视大事如儿戏,随意就批了,这样的王朝也不会长久。
对于所谓的请安折,皇帝一般看都不看就回复了。比较有意思的是雍正帝,他批起来比较通俗,比如说“朕就是这样的汉子!”这简直就是性情中人嘛,与我们映象中高高在上,杀伐决断的帝王感觉不太一样。
古代臣子上奏皇帝的文书,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就出现了,但历代名称不同。
先秦时候,臣下奏事,选择的词是“上书”;秦朝改制,改“上书”为“上奏”。后世沿革,汉代称“封奏”,唐代称“奏抄”,宋代称“奏状”,明代称“奏本”。而具体到“奏折”这个称呼,出现很晚,要到清朝康熙以后了。
这些不同的称呼所指的都是臣子向皇帝的工作汇报,因为载体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汉代时因为会对它进行加密处理,用黑色的布袋封口,所以叫“封奏”,宋代时这种上奏是书写在单页纸上,故称“奏状”,明代时它的书写载体变成了用横幅纸折叠而成的折子式样,故称“奏本”(从这点来看,“奏本”和“奏折”的意思是一样的。)。
回到这个问题,既然问的是“奏折”,那么就先谈谈清朝的奏折制度。
清朝以一个落后的关外异族入主中原,早期在政治制度上不得不完全因袭明朝,在公文书制度上照搬明朝,公事用“题本”上奏(公开的,一式两份,必须盖印,皇帝与有关部门一人一份),私事用“奏本”上奏(皇帝先看,再决定是否公开)。
所以肯定不会出现电视剧里的那种直接在朝堂上“臣有本上奏”的那种画面。
等到全国的局势稳定下来后,出于刺探各地情况的需要,康熙帝创造性地发明了“奏折”这种东西,要求特定官员按时向皇帝秘密汇报各地所见所闻以及各处官民的动向,写成密折后送入宫中,由皇帝用朱笔批阅后,再发还本人。
满人“以少凌多”,以少数人口统治多数汉人,必然非常小心谨慎。这种“奏折”就是皇帝为了加强统治与亲信之间建立的一种秘密通讯,所以这时有“奏折”之权也只有少数大臣。
到了雍正朝,这种制度被发扬光大。雍正帝从“九子夺嫡”中杀出一条血路,终得即位。但即位之初朝局震荡,内有诸王掣肘,外有群臣相争。为了扩充言路,他放宽了“奏折”之权的范围,此后,除了满汉大臣、督抚提镇外,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副将、参将也都有获准具折上奏资格的人。
此外,雍正还订定规章,确立了自缮折、传递、批阅、发还、缴回的一整套程序,清代的奏折制度从此成形。等到乾隆即位后,觉得有了“奏折”之后,“题本”与“奏本”功能重复,于是正式废除了“奏本”。
此后,地方例行公事以“题本”上报,重大事件则用“奏折”上达天听。直到清末,才完全废除了“题本”,官员的上奏统称“奏折”。
具体回到“奏折的批阅”这个问题上,无非是有资格的官员亲自写就后,放入专门的皮匣,派遣专人直接送到皇宫或者由皇帝指定的大臣转呈,再由皇帝“朱批”(用红笔写下批语)后发还官员,就像这样:
或者这样:
当然了,最常出现的其实是这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司法人评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司法人评语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